最近台湾审计部门的一份报告,把台当局“悄悄举债买战机”的事摆到了明面上——为了采购66架美国F-16C/D Block70战机,他们已经砸了200亿新台币的“特别预算”,可直到连一架战机的影子都没见着。
根据台湾10月24日的报道,这笔钱是台当局专门为美制战机设立的“专款”,但钱花出去后,麻烦却接二连三:战机用的美国通用电气F110发动机,供应链出了状况;配套的ALQ-254电子战系统,连战术测试都没通过。9月份美国空军官员来台说明情况时,直接暗示“年底能否交付几架还不确定”,至于明年按计划交齐66架?美方已经明说“有困难”。
这事在台湾网上吵成了一锅粥。有台北的网友在论坛里骂:“200亿新台币啊!能给全台低收入家庭发多少补贴?能修多少段年久失修的公路?就这么扔给美国,连个‘回头钱’都没有!”也有自称“军事爱好者”的网友着急:“本来指望这战机‘补强’,现在交付延迟,等拿到手说不定都成‘淘汰款’了,到时候还要再掏一笔‘升级费’!”还有高雄的网友冷笑着说:“美国卖武器从来都是‘先坑钱再挖坑’,供应链问题就是故意的——等台湾急了,他们再涨价卖‘备用零件’,反正最后掏钱的还是老百姓。”
其实最讽刺的是,台当局口口声声说“买战机是为了安全”,可这笔“举债军购”,买的是美国的“画饼”,埋的是台湾民众的“债雷”。200亿新台币不是小数目,砸下去连个战机翅膀都没摸着,反而要全民一起背债。到底是“保护台湾”,还是“给美国送钱”?答案早写在那本冷冰冰的审计报告里了——钱没了,战机没到,只有一堆没解决的麻烦,和民众越来越多的质疑。
有人说“军购是为了应对威胁”,可真正的“威胁”从来不是来自对岸,而是台当局把钱花在“买美国的安全感”上,却忘了自家老百姓的日子才是最该“守护”的。这笔债,最后要谁来还?答案不用问——是每一个交着税、盼着日子好起来的台湾人。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