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"全国巡炸"的第一站,李俊永早早就把"家当"搬到了南京:凌晨5点起来腌鸡排,上午10点搭好摊位,下午2点刚开炸,不到4小时就卖空了1000份。而比现场更火的,是二手平台上的"代排生意"——24日下午,已有南京IP的卖家挂出"代排鸡排哥"链接,价格从30元到299元不等,其中一位标价200元的卖家回复"今天的单满了,明天要提前一天定",还有人调侃"这代排费比鸡排本身还贵"。
说到"鸡排哥",很多人都记得他在景德镇的样子:去年在陶溪川卖鸡排时,他总穿着印着"景德镇欢迎你"的T恤,递鸡排时会额外送颗糖,跟顾客唠两句"今天的辣椒是我妈晒的",靠这份"把顾客当朋友"的热乎劲,不仅成了本地"文旅活招牌",还被景德镇文旅局授予"文旅推介官"。这次来南京,他特意在社交账号发视频:"家人们,我带着景德镇的腌料来了,保证还是你们熟悉的味道!"
而随着"巡炸"的热度,李俊永的生意也在悄悄"升级"——今年9月刚成立个体工作室,最近又把昌江区的工作室变更为"景德镇涵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",注册资本从5万涨到100万,经营范围还加了"文化艺术交流""体验式拓展"。用他的话说:"不是想赚多少钱,是想把'鸡排+快乐'的模式,带到更多地方。"
对于这场"鸡排热",网友们看法不一:有人说"代排200元太夸张,不如自己早来",也有人说"就冲他每次笑盈盈的样子,排队半小时也值";还有人总结"这哪里是卖鸡排,是卖'情绪价值'啊"。其实不管是景德镇的老街坊,还是南京的音乐节观众,大家买的从来不是一份普通的鸡排——是现炸的热气,是递过来时的那句"慢用",是"陌生人之间的小温暖"。
傍晚6点,李俊永的摊位前还剩最后几份鸡排,他举着锅喊:"最后三份,给排在最后的阿姨留着!"旁边的顾客起哄"我也要",他笑着摆手:"明天再来,我多腌点!" 风里飘着炸鸡的香味,连夕阳都染得暖乎乎的——原来最动人的"流量密码",从来都藏在烟火气里的"用心"里。
















